2015-02-12

泰州城隍庙六次修缮传承千年:地下奇石似鸡血

泰州城隍庙六次修缮传承千年:地下奇石似鸡血

泰州城隍庙外观 泰州城隍庙外观

  中国江苏网2月9日讯 始建于唐代,现存主要建筑建于明末清初 为江苏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

  熟悉泰州城的人都知道,在古城内有一条东西向的路道,由东往西依次是:邑庙街、府前路、五一路。就在这短短千余米的街道旁,随处可见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城隍庙、学政试院、中山塔、范家花园、泰山行宫、光孝寺、崇儒祠……

  邑庙街22号,泰州城隍庙,作为这条历史老街上最为古老的一处建筑群,门内庭院深深、满眼绿意,一道高大的砖砌照壁矗立在庙门对面,照壁东南则是一汪静静的潭水——单凭这文字里建筑色彩的缤纷,也能想见这古老庙宇的瑰丽。

  这座建筑群来历不凡,它是泰州古城内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全江苏省境内保存最完好和规模最大的古城隍庙,代表了泰州地区明清建筑的最高水平。

  千百年来,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庙观一直矗立在原址,迄今已历经6次翻修。就这样,古城繁华被浓缩定格在这些亭台楼阁、飞檐翘角之间。

  邑庙相传始建于唐代 现存庙房为明清重修

  第一次走进泰州城隍庙,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

  那时作为学生的我,有幸帮学校一位老师搬家,老师新分的宿舍就位于庙内,从低矮的庙门进入,穿过“迷宫”式的违章搭建,七拐八绕地才来到最里面。尽管庙内大殿堆满杂物,但高大的屋檐、粗壮的木质斗拱、斑驳的雕花图案,依然给我留下了神秘莫测的印象。

  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城隍是著名的阴间司法官,掌审判世人善恶是非。不过,起初的城隍是泛指城池,城市四周防御进攻的围墙为“城”,环城外的壕沟为“隍”。《说文解字》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城隍”一词连用,首见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城隍建庙,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春明梦余录》载:“芜湖城隍建于吴赤乌二年。”说明从那时起,城隍已逐步转化为城市保护神。唐代,由于统治者大力提倡,全国每座城市都相继修建了城隍庙。从此,城隍庙就成为崇祀守护城池神灵的庙宇。

  2004年,考古专家在泰州城隍庙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材料中,这样写道:

  泰州城隍庙,又称邑庙,相传始建于唐代,北宋与明清几度重修,该庙坐北朝南,平面呈葫芦状,占地面积5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2平方米,现存庙房72间。由南向北有:山门、三班六房、土地祠、福神祠、审事厅、大殿、以及东西两侧二十四司的厢房等。

  民国时,城隍庙不仅是祀神古庙,同时又是节日会期的娱乐场所和小商品贸易的临时市场。每年正月和五月中旬的节会,热闹喧闹,盛极一时。

  军阀混战时期,泰州城拥护北伐、宣传革命、抵制日货的爱国人士,以城隍庙为集会演讲、聚众游行、登台演戏的场地。

  建国后,城隍庙不再作为宗教建筑使用,主要部分先后被市人民医院、市制药厂等单位使用。后医院及药厂相继搬迁,主要用作这两个单位的职工宿舍。庙后的炎帝宫、痘神祠等,后被划入市第二中学;西侧三元宫初为医院门诊部,后也改为宿舍。

  2003年,泰州市政府斥巨资,动迁庙内住户62家,拆除庙内违章搭建。2004年,按历史原貌对城隍庙进行了整体修缮。

  一段短短的文字,道出的却是城隍庙千百年的历史沧桑。

  庆幸的是,即便是唐代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城隍庙的位置却从未移动过,一直坐落在泰州旧时州衙署的东南,且其建筑风格也与州衙类似。以前的城隍庙房屋多达100多间,曾有过戏台、旗杆、后楼、四值功曹殿、三元宫等,但均于不同时代被拆毁了。

  庙内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明末清初。其中,山门殿、审事厅、二十四司等建筑,用材粗壮,用荷叶墩及多瓣形大斗装饰,柱下安木础,木础下垫覆盆式石础;大殿为单檐歇山顶,梁下梁垫施雕花枫拱。每进连接天井的左右两侧,皆建有对称的厢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由南向北,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建筑结构完整严谨,气势宏大。

  墙中石碑讲述古庙前世 地下奇石鲜红酷似鸡血

  再次踏进城隍庙,已是2004年了。落架大修的城隍庙内,到处都是建筑脚手架和旧砖古瓦,这是千年城隍庙的第6次大规模修缮。这也让我第一次见到了城隍庙庞大建筑群的真容和那些传说中的碑石。

  “建国后,城隍庙虽几经改作他用,但主体建筑未遭损毁,72间庙房基本保留了下来。”城隍庙住持说。

  前五次修庙时,为记载历朝历代维修城隍庙的历史,表彰当事人功德,均有州官或名士等人撰写了维修史实的碑记,并嵌砌在庙内砖墙中,传之后世、昭示子孙。

  如今,这些碑石已成为文史珍品,它们或原封不动地嵌在砖墙内,或以碑文内容流传在道光《泰州志》、《吴陵野纪》等地方志书中,成为一部泰州城隍庙走过千年漫长史路的一块块里程碑。

  城隍庙史上最早的一次修缮,是在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这次由泰州人陈端等三人发起重修城隍庙的义举,被时任泰州通判的蔡絪撰写成《城隍庙记》刻在石碑上,碑文后被收录在地方志书。

  第二次修缮,是在明代正统四年(1439年)。时任泰州知州骆士隆等捐献个人俸禄重修了一次城隍庙。当年,浙江天台人、学政孙琛写下了一则《重修城隍庙记》。如今,这则碑文被复制在一块石碑上,于2005年重修时被嵌砌在大殿拜殿的西墙上。同时期的一块明正统五年立下的“重修城隍庙记”碑石,则依然还嵌在审事厅稽廊的东墙上。

  第三次修缮,是在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记载这次修缮的《重修泰州城隍庙记》的古碑,也已嵌砌在审事厅稽廊的西墙上数百年了。

  第四次修缮,是在清代雍正初年。“邑人宫自理独资捐献千余金修缮大殿,张仁定出资二百金修过审事厅”的义举,同样曾被刻在石碑上。

  第五次修缮,是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这是建国前城隍庙最后一次大修,重点是修缮了庙中的正殿,这不仅为今天的城隍庙保护及修缮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而且还留下一件十分难得的墨迹——“三绝碑”。

  这块“三绝碑”现被嵌砌在庙内正殿的东墙上,碑额是“重修泰州城隍庙正殿记”。此碑由泰州知州徐瀛撰文,晚清著名书法家、仪征人吴熙载在55岁时书写,上元张景潜镌石。因三人皆为历史名人,故世人称此为“三绝碑”。在其南侧,还有一块长约两米的横行石碑记录了清咸丰年间大殿重修的募捐者名单。

  除以上碑石外,庙内西班房的北墙有一块古碑,碑文内容是一部清朝官府借城隍神威力对嫁祸害人的坏人进行惩治而制定公布的法律。另外,审事厅的稽廊东墙上还嵌有一块乾隆二十八年的古碑,碑文记载的则是城隍庙有关庙有田地的情况等。

  但让人更为称奇的是,在城隍庙大殿的功德箱前还有一块长123厘米、宽64厘米的大奇石,一圈刻有纹饰的汉白玉将其围在中央。奇石上有酷似鸡血状的天然花纹,只需用清水擦去奇石上的尘土,花纹如鸡血一般鲜艳夺目。据记载,这是城隍庙千百年来原样、原位置留下的一块“宝贝”,是举行大型道教仪式时由住持磕头跪拜庙神用的。

  如果以石为“页”,这些碑石真恰似一部不朽的《泰州城隍庙传记》了。

  殿内供的城隍神是谁? 有岳飞和张士诚两种说法

  在封建社会,作为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庙一直由地方官府进行管理。据史料记载,泰州城隍庙唐宋时祀风雨神,明清时祀海陵忠佑侯。

  泰州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海陵忠佑侯,究竟是何人呢?查来问去,正史无载,但民间说法颇多。

  一说是岳飞,因为岳飞生前曾当过“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在他死后,泰州人请他出任泰州的城隍爷。

  另一说是吴王张士诚。元至正十三年(1353),泰州白驹场人张士诚起兵反元,同年5月攻克泰州。后张士诚虽建都苏州,但泰州一直是他的重要基地。

  因泰州城所在地理位置,是当时的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张士诚起义的根据地,这使得朱元璋特别重视。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分别从水陆两路并进,攻打泰州,遇到张士诚及部将夏思恭等人顽强抵抗。明军无奈,纵火焚毁了泰州东西门大街,使当时泰州最繁华的两条街道一蹶不振。火攻过后,明军又放水淹城。最后,张士诚兵败被杀。

  朱元璋虽恨泰州,但也是个爱贤良之人,看张士诚及部将死守新城而不降,非常爱惜。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维护其统治,便利用老百姓敬畏神鬼的心理,正式规定各府州县设城隍,并给各地城隍封爵,泰州城隍被封为“海陵忠佑候”。

  朱元璋曾对大学士宋濂说:“朕立城隍,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封张士诚为泰州的城隍神,其意是:“你生不肯为我所用,死后你也要为我之臣。”

  以上两种说法,都符合汉代之后地方的正人直臣死后为城隍神的观点。

  据老一辈人回忆,原先的“海陵忠佑侯”塑像早在北伐讨袁大革命时,就被泰州进步青年在破除迷信活动中砸掉了。人们后来所见到的是一尊身着便装的“忠佑侯”生活坐像:他金脸,五绺胡须,神态温文儒雅,头戴金彩冠,身着绣花红袍,腰系玉带,脚登乌靴,像是旧时舞台上州郡级的官员。

  不过令泰州人自豪的是,传说中的泰州城隍爷的级别很高。按照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算,“海陵忠佑侯”属第二级,与扬州的城隍爷“广陵忠佑侯”,在阴曹地府是同等的官阶。

  那时候,在正殿的城隍爷坐像前,有一张大条形桌上设有巨大的香炉和烛台,殿内东西两边塑有文、武判官像。殿前一座大铜鼎内整天香烟缭绕。两边厢房内二十四司的执行官们,都被雕塑成十分可怕的凶相。泰州城里谁家有人去世了,都得写上生辰八字,到正殿东侧二十四司的头一间厢房前去烧香焚化,以示主动向城隍老爷报到……

  微史记

  “三绝碑”上有段显灵传说

  凡有神祇的地方,便也有灵异的事情发生。

  护城保民,这是城隍最原始和最主要的职能。无独有偶,在泰州城隍庙内,由泰州知州徐瀛撰文的“三绝碑”上,也有这么一段城隍神显灵的记载,这也是清咸丰四年大修泰州城隍庙正殿的缘由:

  “神殿岁久失修,丹漆剥蚀,梁柱朽蠹。每遇大雨,道纳辄以油布遮护神像。吾侪官绅士庶皆有堂楹以蔽风雨理公事,孰非神之所庇荫者!而余神所凭依废弗修葺,可乎?”

  泰州城隍神是怎样庇荫泰州人的呢?

  石碑上是这样刻的:“皇上御极之三年,余以扬州通守兼权泰州,泽鸿甫集,风鹤犹惊,逾月而扬州贼退。时则冬旱求雪、春霖祷晴,每至城隍庙设坛辄应。”原来,泰州城隍神对泰州民众如此的有求必应。

  其实,关于泰州城隍“涝时放晴,旱时降雨”的显灵故事,北宋泰州通判蔡絪撰写的《城隍庙记》中,也曾有记载:他来泰任职时,曾谒城隍庙“见其像塑坐破屋中,风雨不庇,有意完之,适岁旱,未遑。”于是,蔡絪后来对城隍庙进行修缮,“并因其旧制而稍新之”。

  千百年来,这样的传说也许还有很多。只有城隍庙大殿东南角那口古井始终安静地守在那里,岁月在井沿上刻下了深深的绳磨沟,无言地诉说着城隍庙的沧桑历史……




TAG:泰州城隍庙六次修缮传承千年:地下奇石似鸡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