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多囊卵巢不要怕,生酮饮食试一下!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中国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比例高、继发代谢综合征比率高和重视程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
中国汉族育龄妇女患病率为5.61%,是影响生育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无排卵或稀发排卵,高雄激素相关临床表现比如多毛、痤疮、脱发、皮脂溢出、头面部油脂过多及卵巢多囊样改变、肥胖、不孕、抑郁等。
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但是传统的膳食干预和运动强化方式减肥效果并不理想。
生酮饮食(以下简称KD)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体质量管理方式,在PCOS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KD是如何治疗PCOS的。
生酮饮食常见食物构成
所谓KD,是指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蛋白质的配方饮食,主要强调减少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KD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改进,从经典的KD衍生出富含Omega-3脂肪酸与中链三酰甘油的饮食方案(MKD)、改良的阿特金斯饮食(MAD)、低血糖指数饮食(LGIT)等多种形式的饮食方案。
相比传统的膳食干预和运动强化方式,KD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体质量管理方式,在PCOS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为啥KD可以用于治疗PCOS?
胰岛素抵抗是 PCOS 的主要特征,其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在 PCOS 的几乎所有症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就包括了雄激素过多和停止排卵。
KD 诱导的生理性酮症,以及低升糖指数饮食通过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恢复卵巢对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生理反应,从而减少高雄激素血症发生,重新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排卵。
此外 KD 还可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抑制食欲,减轻体重,阻断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间的恶性循环,进而改善 PCOS 相关症状和结局。
>>>>
哪些PCOS患者可以用KD治疗?
根据生酮减脂干预PCOS的推荐适应症,PCOS诊断标准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再符合以下2项中的1项:
(1)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2)超声影像显示为卵巢多囊样表现,并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与排卵异常的疾病。
同时BMI≥24kg/m2,或体脂率≥28%。同时在排除相应禁忌证后即可给患者实施KD方案。
当然,KD也存在一些禁忌证。包括代谢病包括肉毒碱缺乏症、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或Ⅱ缺乏症、β-氧化酶缺乏症、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和卟啉病等。同时还包括泌尿系统结石、肾衰病史或严重肾功能不全、家族性血脂异常、严重肝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口服药物禁忌包括抗癫痫药妥泰、乙酰唑胺等。
特殊情况如怀孕、哺乳、进食困难及不能配合者也不能进行KD。
>>>>
KD治疗PCOS有什么优势?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KD相比其他饮食方案有众多优势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蛋白质和油脂的饱腹感强,进而导致摄食减少;
(2)酮体可以直接抑制食欲;
(3)胰岛素水平下降,脂肪合成受抑制,脂肪分解增加;
(4)糖异生作用加大能量消耗;
(5)酮体作为含有能量的代谢中产物,从尿液等途径外排等。
当然了,KD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如胃肠道反应、厌食等可耐受的短期不良反应,以及脂质代谢异常、肾结石、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发育延迟等长期不良反应。
不过,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终止饮食干预后即可恢复。但是总体来说KD对于PCOS的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
KD到底应该怎么吃?
那么我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这个生酮饮食到底应该怎么吃呢?别急!且听我跟你细细道来!
生酮饮食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一般为脂肪70%-75%,碳水化合物3%-5%,蛋白质20%-27%。其具体的饮食结构细分如下:
①净碳水化合物(除外膳食纤维):小于100g/d。
②蛋白质:1g/kg/d。
③脂肪: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来源外,其他能量需求全部以脂肪给予,总能量参照基础代谢率给予。对于脂肪摄入,应该从富含ω-3的食物中获得脂肪,如三文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摄入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如鳄梨﹑橄榄油。
④膳食纤维:每日推荐给予30g膳食纤维,早晚各15g。
⑤每天不少于2000ml的饮水量。
⑥每日补充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⑦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以减脂增肌为目标,建议辅助无氧抗阻运动为主,不推荐大量﹑超负荷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逐步延长,10-20min/组为宜,1-2组/d即可。
KD强调高脂食物的摄入,但高脂是多高?很多人不清楚。
脂肪是由脂肪酸构成的,脂肪酸是脂肪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的种类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前者来自动物体内的油脂如牛油﹑猪油﹑羊油等。后者来自植物种子,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根据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及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为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种。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